欢迎访问浙江元本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综合性的独立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 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项目检测
公司新闻COMPANY NEWS
2017元本企业发展主题解读
发布日期:2017年02月12日 | 点击:

2017元本企业发展主题解读

曾章海

201727

 

 

【新理念】:

打造建设工程领域最具竞争力、行业影响力和卓越员工队伍的一流综合性检测服务集团。

分解:一流的品牌、一流的人才、一流的技术、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务

 

 

【新思想】:

致力培育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力

分解:市场拓展能力 投融资能力 成本控制能力

资源整合能力 管理优化能力 人才培育能力

 

 

【新战略】:

四大战略

分解:

品牌创优战略(高信誉的品牌、高品质的产品、高质量的服务)

市场扩张战略(与企业管理匹配的市场规模、与企业人才匹配的市场规模、

与企业发展需求匹配的市场占有率)

人才培育战略(尊重人才、培育人才、善待人才、事业留人)

和谐文化战略(和谐文化 创新文化 诚信文化 服务文化 团队文化)

 

 

 

 

 

【新理念】:

打造建设工程领域最具竞争力、行业影响力和卓越员工队伍的一流综合性检测服务集团。

分解:一流的品牌、一流的人才、一流的技术、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务

 

一、一流品牌有五个要点

1、产品质量高

什么是质量高?就是产品质量零缺陷,就是产品百分之百的优秀优质。

2、成本低

没有低成本,面对价格竞争就有可能败下阵来,就创造不出来大品牌,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强大的品牌。

3、知名度高

很多人以为通过大做广告就可以提高知名度,把品牌做起来。这是一个天大的错觉。真正的知名度,是在市场上销售产品卖出来的,是千山万水、千家万户、千言万语、千辛万苦地在市场上做出来的。

4、美誉度

美誉度就是所有购买和使用过这个产品的消费者对它都非常满意,因而它的口碑很好,消费者非常信任它,于是就形成了美誉度。如果一个产品有缺陷,那么知名度越高,对品牌的损害就越大。

5、一流的服务、优良的服务

你的产品质量好、成本低、知名度很广、美誉度也很高,但是用户使用起来很不方便、很困难,就是服务出了问题,就会损害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和地位。

一个企业,只有同时满足了这五个条件,才称得上是一流的企业;缺一不可。有的企业,前四条都做得很好,但是最后一条服务跟不上,结果它的市场业绩就大打折扣,甚至前功尽弃。

 

二、一流人才应具备的素质

    一流人才的标准应该是德才兼备型的,也就是能力与品德合二为一型的。必须具有以下几种能力:

         1、一流的学习能力

学习应该是广义的学习,不仅仅指书本上的东西,现代社会新知识,新思想,新技术,还包括向别人学习,向自己的过去学习等等。优秀的学习能力将会使你赢得未来。

2、一流的思维能力

学而不思则惘,如果在学习中只是把别人的知识,别人的观点复制过来,那么这样的人的发展空间也是有限的。现在是创新经济时代,创新从何而来,绝不是模仿,复制所能达到的。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加上自己的思考,只有经过这样的劳动,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才能找到事物发展的规律,才能更清楚的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

3、一流的组织能力

每个人都是拥有资源的,每个人的资源也是不一样的。有的人以很少的资源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于他整合资源的能力,也可以说是他的管理能力或组织能力。所以同样的资源在不同人手中的价值是不一样的。所有生产要素都可以在良好的组织下产生更大的价值。

         4、一流的执行能力

想与做是两码事,一个成功人士说的好:如果没有优秀的执行力,没有坚韧的意志,一个人无论如何才华横溢,如何机遇垂青,都不能使一个直立行走的人变成一个真正大写的人。

5、一流的忠诚度

是指从业人员对于本身职业的热爱和对企业的忠诚程度。只有个人的职业忠诚度与企业忠诚度和谐共进的时候,企业核心人才才会形成1+1>2的效果。只有将个人的职业目标与企业的发展规划置于同一个象限当中,职业忠诚度与企业忠诚度才会产生合力。

 

有了以上的素质,一个人还不能算作一个完整的人,还必须具有以下基本的社会品德:

⑴诚信。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节奏的加快,人们迫切需要减少相互沟通的成本,诚信就是最好的方式。尔虞我诈,坑蒙拐骗,只会让社会增加更多的负担,增加人们的不安全感。诚信是一个人成功,一个企业成功最精明的方式。我们看到了很多人成功是因为他以诚经营,很多企业成功是因为把消费者放在第一位。名牌产品为什么这么畅销,是因为它在消费者心目中常年累月所积累的信用。人需要诚信,才能让周围的人相信你;企业需要诚信,才能在顾客中拥有口碑;整个社会的诚信将会是一个美好的世界。

⑵胸怀。世界是不完美的,同样每个人也是不完美的,在面对不完美的世界与不完美的个人时就需要胸怀。人每时每刻都在面对不完美的世界,人需要培养自己的胸怀,培养自己的平等心和能够包容一些小缺点的人。

⑶利他。每个人都是从小被父母,被社会培养起来的,因此每个人都要反馈父母,反馈社会,对周围的人有一颗感恩之心,才会有奉献,孝顺,无私等等美德。利欲熏心,自私自利只会导致社会的矛盾的激化。

⑷率直。中国的文化强调委婉,强调拐弯抹脚,强调察言观色,虽然有它积极的一面,但也增加了沟通的成本,导致人的心口不一,虚伪。如果以率直的心态来交流,则会大大减少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率直之心要求人与人之间坦诚,心无芥蒂。

⑸合作。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现在的时代已经不是单打独斗的时代了,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需要团队协作,需要别人的支持。团队的力量肯定比个人力量大,每个人都必须具有合作精神,具有团队精神。没有完美的个人,但是有相对完美的团队,懂得合作的人是智慧的。

⑹责任。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将会赢得别人的信任,能够承担多大的责任就能有多大的作为。

 

三、一流技术的标准

技术与产品本身并不是核心竞争力,产生它们的企业文化与经营体制才是核心竞争力。

手上必须有精湛的操作技能,具有自我超越的创新精神,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吸收消化新技术的能力,应用最前沿的科技和制造工艺,借助专业化的平台优势,将优质资源及时更新到市场。

人品比技术更重要。即,对一个人品格的重视,远高于对其的技术要求。必须成为能为他人着想的人。必须成为能够积极思考的人。必须成为懂得感恩的人。

必须成为有责任心的人。头脑里必须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

 

四、一流管理的基本标准

    管理追求人性化——管理以人为本是一流管理的基本标准

管理的首要目标是出人才,管理者从控制员工转为指导、激励员工,注重提供服务、规划总体、确定战略和创造员工必要的工作条件与环境,通过人性化的管理,发挥企业员工的创造性,使得企业员工能够上下一心,团结一致,形成强大的创造力和凝聚力,不断去发展企业,开拓市场。

现代企业管理,是以人为本,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的活动过程。企业对人的管理分为内部“人”的管理和外部“人”的管理。在对企业内部“人”的管理上,贯彻以人为本的方针已经是大多数企业的共识。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是指在管理中突出人的地位和作用,围绕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展开的,以实现企业和人的共同发展为目的的管理过程。以人为本应提倡全员管理并创造全员管理的氛围,树立人人都是人才的理念。

以人为本应当在招才纳贤的同时,注意人才的合理使用和流动。对企业而言,人才管理的重点不在于要不要流动,而在于尽最大的努力做到人尽其才,并在做到人尽其才的同时,通过工作、薪资、福利等“硬”措施和增强归属感、提供业务培训机会等“软”措施来培养人、留住人,满足员工物质、心理与感情的需求。

以人为本应强调团队精神。员工从进入企业时起,就应该接受企业对团队精神的教育,强调团队精神乃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企业在尊重每一个员工的个性和特长并提供发展空间的同时,更应强调与同事的合作和企业整体的团队精神。

以人为本应鼓励和提倡员工自己学习与提高,并为员工提供相应的学习环境。以人为本还应把关心员工的生活放在重要的位置。

 

对企业外部“人”的管理主要是指对客户的管理。对客户的管理现在愈来愈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构成,现代成功企业对客户管理十分注重以人为本的方针。企业对消费者所采取的策略,可以反映一个企业的发展和未来。

对消费者,一是要敢于承担责任,保障顾客利益;二是要真诚地面对消费者,不能有躲避、隐瞒、欺骗的行为发生。对社会公众,要尊重他们的知情权,及时进行情况通报。要倾听公众的声音,保持与公众良好的互动。

对企业供应商、相关产品生产商,要把他们的利益看作是自己的利益,互相帮助、互相协调,这会为企业形成一个和谐、良好的合作环境。

还有一个特殊的客户,那就是企业的竞争者,在一定意义上说,他既是对手又是合作伙伴,为了同样的市场和能源、资源,双方会展开激烈竞争,但是,企业和竞争者也有相同的社会责任、使命,如果能够公平、正直、理性地处理与竞争对手的关系,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声誉,而且,可能会“化干戈为玉帛”。任何企业都不能独占市场,市场因竞争而变得完善,消费者因竞争而受益。

无论是对企业内部“人”还是对外部“人”的管理,尊重“人”的尊严,实施人性化管理已经成为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管理得好,企业就会迅猛发展;管理得不好,企业将会遭受致命打击。

 

五、一流服务的标准

从消费者、客服、办事群众的利益诉求出发,完善服务理念、提高服务质量、规范服务操作、科学简化服务流程,力求实现合规、高效、人性化。一般来说,好的服务体验以及合乎法规与准则要求的办理结果,是判断服务质量优质与否的主要参考项。优质服务不但体现在业务经办的操作上,也体现在对消费者、客户、办事群众的沟通态度上,文明礼貌待客等将文明的语言娴熟的技能谦恭的态度运用,优质服务可以根据服务体验与要求的差别,由低到高进一步细分为满意度服务、舒适度服务、惬意度服务。

一是满意度服务:一般是要求能够满足服务对象提出的要求,以服务对象的合理要求基本满足,不产生或增加新的负面情绪为基本要求;

二是舒适度服务:是在满足服务对象要求的基础上,从多方面使服务更臻完善,以最小化服务对象的负面情绪,并获得服务对象一定好评为基本要求;

三是惬意度服务:则是从服务对象的角度和利益出发,既满足客户的服务需求,也能够周到细致地考虑到客户所未考虑到的当下需求和将来时需求,并预见性地提供相应的服务。以赢得服务对象的信赖、忠诚度和高度评价为要求。

 

 

【新思想】:

致力培育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力

分解:市场拓展能力 投融资能力 成本控制能力

资源整合能力 管理优化能力 人才培育能力

 

一、市场拓展能力

市场拓展能力包括:

1、市场预测能力

由于高新技术产品的潜在性,很难预测市场的需求程度。不做好市场预测,会造成新产品与市场不匹配,给企业带来风险。

2、市场营销能力

好的营销队伍和好的营销策略,都能扩大新产品的市场营销渠道,给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

3、市场竞争能力

高新技术产品的高收益性,使得众多企业热衷于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制,企业间的竞争,促使企业思考如何使自己的产品更符合市场需求、更符合未来的发展趋势。

4、市场增长潜在能力

从产品的销售和售后服务过程中,规划出产品应如何创新更符合市场的需求,找出创新方向,增强企业活力和未来市场占有率,这关系到企业未来的顺利发展。

5、市场时机选择能力

新产品或改进产品进入市场时机不当对企业很不利,过早会因为顾客缺乏相关技术的基本知识,而使产品被推迟接受;过晚则很难占领市场,并面临更新产品的威胁。

 

二、投融资能力

培育投融资能力的基本要求在于了解熟悉资本市场、了解掌握资本市场运作规则。

1、居安思危

企业在经济形势健康、自身经营状况稳健时期,在投资者可以接受的条件下,加强盈余公积,减少利润分配,不要把利润全部吃光。中小企业资金需求有其自身的特点:单笔资金小、周转速度快、融资需求急。因此,若企业有充足的资金留存,对项目的资金需求或应对突发事件都有较大的弹性,可以灵活地度过资金需求困境。

2、依靠内部融资,增强员工主人公意识,增强企业全员认同感、归属感

中小企业依靠内部融资,有利于降低财务风险,促进企业的稳健经营,形成良性循环发展。

3、创新贷款方式

银行贷款面临的主要是信用风险,中小企业自身的信用水平较低,缺少或缺乏不动产抵押物,相比于大型企业,中小企业成为银行贷款的洼地。一方面,企业要规范公司治理,增强自身素质,给金融机构树立良好的外部形象。利用股权、专利技术、无形资产、票据及其它动产进行质押或抵押贷款。另一方面,虽然政府出台了金融促发展的政策,大型商业银行设立了中小企业信贷营业部,但从实际运行情况来看,可谓雷声大,雨点小,中小企业并没有得到多少实惠。政府可以仿照当年政策性银行的设立,从宏观全局的角度设立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由相关行业的专家及银行从业人员组成贷款审查小组,根据细分行业评估各贷款企业的风险水平,制定一套严格并有效的贷款审批体系。

4、强化间接融资

间接融资可分为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经营稳健、业绩良好的企业实施股权融资不仅可以增强自身资本,而且通过监管机构的监管和市场的约束可以降低经营中的风险。企业不可能完全依靠自身的资本来发展壮大,负债经营是企业经营的一个特点。只要企业的利润率大于借入贷款的利率支出,就可以发挥贷款的财务杠杆效应,增加股东的权益。

 

三、成本控制能力

所谓成本控制,是企业根据一定时期预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由成本控制主体在其职权范围内,在生产耗费发生以前和成本控制过程中,对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以保证成本管理目标实现的管理行为。

成本控制的过程是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进行计算、调节和监督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发现薄弱环节,挖掘内部潜力,寻找一切可能降低成本途径的过程。科学地组织实施成本控制,可以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转变经营机制,全面提高企业素质,使企业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生存、发展和壮大。

成本控制能力实际上就是一个企业对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所发生的成本控制的力度。能不能达到成本控制的要求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成本要素包含:人力成本、原材料成本、销售成本、财务成本、设备成本、行政管理成本、人才储备成本、科研技术开发成本等。

企业建立科学、规范的成本控制和监管机制是必要的,也是迫切的。应制定相应的规范和程序,让每个成本控制的参与者知道该怎么去做,要达到什么效果和程度,让他们有个方向和目标:

要建立合理的公司预决算和部门预决算制度。很多企业都实行了公司整体和部门预决算制度,它可以预估每个部门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成本和费用支出,把生产成本控制措施落实到具体的人、具体的岗位、具体的事情上,做到人人肩上都有成本指标。从而减少企业的隐性损失。

要成立内审小组,导入成本核算系统,加强内部成本审核。任何企业,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浪费公司财物或者蚕食公司财产的现象,要遏制这类现象的发生与蔓延,进而杜绝此类事情的发生,需要企业加大内部审核力度,尽可能地避免无效成本的发生。

 

四、资源整合能力

资源整合就是要通过组织和协调,把企业内部彼此相关但却彼此分离的职能,把企业外部既参与共同的使命又拥有独立经济利益的合作伙伴整合成一个为客户服务的系统,取得1+1大于2的效果。

资源整合,是企业战略调整的手段,也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日常工作。整合就是要优化资源配置,就是要有进有退、有取有舍,就是要获得整体的最优,对不同来源、不同层次、不同结构、不同内容的资源进行识别与选择、汲取与配置、激活和有机融合,使其具有较强的柔性、条理性、系统性和价值性,并创造出新的资源的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

企业资源整合是一个为长远利益而实现的战略决策,随着市场的变化情况与发展,企业的各种资源必须随之整合与优化,这需要极强的战略协调能力。企业必须设立动态战略综合指标,及时调控企业的资源能力,从而完善企业的战略。

任何一个企业资源再多也还是有限的,企业不仅应拥有资源,而且还要具备充分利用外部资源的能力,使社会资源能更多更好地为本企业的发展服务。所以,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必须时刻提醒自己要开阔视野,充分发挥广泛的社会资源的效用最大化。

 

五、管理优化能力 

管理学中有个著名的"锅盖原则",是说你的领导力有多大,你的成就就有多大,你的成就永远不会超过你的领导力。管理能力包括:

1、领导决策能力

领导决策能力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表现。领导者要具有感召力和决策力及统揽全局和明察秋毫的能力。在一般情况下,能比别人更快、更准确地判断问题的所在,并以自己的认识来迅速正确处理问题。

2、经营管理能力

经营管理能力是一种较高层次的综合效益管理能力,它涉及到人员的选择、使用、组合和优化,也涉及到资金聚集、成本核算、设备分配、使用、流动。作为领导者,只有学会效益管理、知人善用以及最大化的充分合理的整合资源,才能形成市场竞争优势。

3、创新能力

管理的角色实际就是一个充满创新的角色,管理忌思维定势,忌墨守成规,要能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及时提出新目标、新方案,不断开拓新局面。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缺乏创新的企业很难站稳脚跟。不及时适应市场新情况调整管理方法和手段的管理者也必然管理不好你的团队。

4、激励下属能力

运用激励技巧,点燃下属激情,教练培训下属,提升下属能力;善于授权放权,修炼无为而治;

5、团队协调能力

学会团队协调,促进团结凝聚。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团队协作的基础。如果没有沟通,企业的共同目的就难以为所有成员了解,也不能使团队协作的愿望变成协作的行动。管理者最重要的功能是把企业的经营思路、经营目标等信息准确地传递到职工,并指引和带领他们完成目标。除此之外,还要经常与职工进行沟通,关心他们,鼓励他们提出一些对企业改革发展的看法及存在问题,以便及时改善,有职工的参与才会有行动的支持。

6、自觉学习能力

作为管理者必须增强与时俱进的学习意识,把学习摆在重要地位,学习是提高管理者知识水平、理论素养的途径。我们在工作中获得的是经验,而理论学习赋予我们的是进一步实践的有力武器。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更新知识,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从实践中学习,从书本上学习,从自己和他人的经验教训中学习,把学习当作一种责任、一种素质、一种觉悟、一种修养,当作提高自身管理能力的现实需要和时代要求。同时,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运用,要做到学以致用,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充分运用到工作中,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创造性。通过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实践积累,从而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

 

六、人才培育能力

         1、不断充实企业后备人才库建设

有针对性地建立各专业多层次的优秀人才储备库。企业后备人才库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定期需要对进入后备人才库的人才进行跟踪考察,全面掌握其成长情况,并根据其表现把优秀的后备人才提拔到更高层次的管理岗位,把表现一般的后备人才淘汰出人才库,同时把优秀的新鲜血液补充进来。这样的动态化管理,在保证人才库相对稳定的同时,也实现后备人才的优胜劣汰。此外,根据自身的需求,在不能满足当前生产任务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社会招聘等途径引进已经具备一定能力的技术人才,充实企业的技术力量。

2、采取各种形式加大培养力度,努力营造育人的良好环境

企业要始终坚持把人才的培养,作为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搭建良好的培训平台,开阔人才事业发展空间,创建优良的培训环境,不断强化内部的亲和力和凝聚力,稳步推进人才队伍建设。首先,企业领导要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其次,加大人才培训和继续教育的投入,不断强化优秀年轻人才的综合素质;再次,利用一线实践磨砺培养优秀管理人员,为理论基础扎实的人才给予现场专业技术能力锻炼;最后,畅通沟通渠道,加强与员工沟通交流,通过沟通了解员工的成长情况,以及听取员工的一些建议。

3、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形成有效激励人才的新机制

企业加大对人才的激励作用,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对于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人员,提高收入是留住人才的最直接的办法。同时,还需建立合理的人才选拔机制,让优秀的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充分发挥其能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创造和谐的企业环境;关爱员工,以人为本,凝聚人心,让员工能够没有后顾之忧,为企业的不断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新战略】:

四大战略

分解:

品牌创优战略(高信誉的品牌、高品质的产品、高质量的服务)

市场扩张战略(与企业管理匹配的市场规模、与企业人才匹配的市场规模、

与企业发展需求匹配的市场占有率)

人才培育战略(尊重人才、培育人才、善待人才、事业留人)

和谐文化战略(和谐文化 创新文化 诚信文化 服务文化 团队文化)

 

一、品牌创优战略(高信誉的品牌、高品质的产品、高质量的服务)

"拥有市场比拥有工厂更为重要,而拥有市场的唯一手段是拥有占统治地位的品牌"。美国营销专家拉里·莱特表达了他对品牌的推崇。企业要通过品牌策划和战略规划来提升品牌形象, 只有把品牌当做一笔巨大的财富来经营,才是最终的赢家;追求规模化、规范化、专业化、市场化为终极目标和最高境界。

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度、忠诚度,树立企业良好的品牌形象。质量战略是实施品牌战略的关键、核心,质量是产品的生命,严格的质量管理是开拓、保持、发展品牌的首要条件。其次,市场战略是实施名牌战略的根本,实施市场战略一定要树立市场导向观念。从产品的开发到营销,必须牢牢扣住市场变化这一主题,最大程度地满足客户需求。

把品牌文化融入到企业管理中。把品牌文化融入到市场营销中;品牌建立的根本不在技术而在服务。

 

二、市场扩张战略

市场扩张战略的方针是:与企业管理匹配的市场规模;与企业人才匹配的市场规模;与企业发展需求匹配的市场占有率。

市场扩张战略的基本原则是:

  1、目标性原则:在所有的战术计划的制订中,每一次的战术目标一定要明确,任务清晰具体。任何战术计划,不能像“理念”一样,主要的任务是体现方向。

  2、效率第一原则:追求执行效率,是制订战术计划的基本要求。每一项战术计划,既要尽可能地与企业整体效率保持一致,更要为提高区域市场开发效率提供保证。

  3、利益共享原则:在制订战术计划的过程中,有两个利益共享需要解决,一是企业与中间商实现利益共享,二是企业与市场开拓人员实现利益共享。很多企业注意了前者,忽略了后者,使得很多市场开发人员出现了大面积亏损的情况,影响了业务员市场开发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4、统筹兼顾原则:在区域市场的拓展规划战术上,不要轻易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条件下孤立地开发一个全新的区域市场。各个区域市场之间实现统筹兼顾是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一是依托已经成功的区域市场开发相邻区域市场;二是启动全新的区域市场时,把中心城市作为主要市场,同时启动一个以上的相邻二级市场,形成相互呼应的市场环境。

  5、针对性原则:在每一项的战术制订中,各个战术环节的针对性对于战术的执行具有特别的价值,细节决定成败。

  6、可执行性原则:各项战术都必须具备可操作性,没有可操作性的任何战术只能是“战术假设”,对于市场的开发是没有任何价值的。

 

三、人才培育战略(尊重人才、培育人才、善待人才、事业留人)

人才战略是对未来的思考,着重研究人才对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长远发展的作用。人才战略是企业为实现企业经济和企业发展目标,把人才作为一种战略资源,对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作出的重大的、宏观的、全局性构想与安排。人才战略的本质是树立人才是一种战略资源的观念。人才战略的核心是培养人、吸引人、使用人、发掘人。

人才管理由五个要素组成:

1、人才获取:招聘和人才获取的过程,专门用于识别、吸引、评估和招聘合适的员工。

2、人才开发:帮助公司管理每个员工的发展、继续教育、认证以及其他学习活动。

3、人才评估:运用员工绩效管理,用于协调、监控、评估、授权以及提高员工绩效的持续性流程。

4、人才激励:通过薪酬管理,将激励、奖励与员工绩效预期和企业目标相关联。

5、人才规划:通过规划与分配人力资源,将具有工作激情、拥有合适技能与经验的员工安排到对应的职位,并为现在和将来识别与开发合适的候选人。尽量使员工的自我预期规划与企业发展所能给与员工的发展条件相匹配。从而达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激励人才多做贡献的目的。

 

四、和谐文化战略

企业文化,是企业内部公认的、共同的价值理念、思维方式和行为规则。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战无不胜的力量源泉。企业文化,是一种很抽象的理念,但企业文化却与企业的生产经营、企业行为、活动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员工行为息息相关。可以说,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就是一种规范行为的过程和行为价值不断提升的过程。

企业文化战略是企业发展战略的基础。企业发展战略,是企业发展的整体战略,是以某一阶段的效益为衡量标准的。企业的发展目标一旦确定,就需要去实施,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如技术问题、管理问题等,要解决这些问题,仅靠物质刺激和惩罚手段是不够的,还需要一种动力、一种精神、一种文化,这就是企业文化战略。一种优良的文化一旦确立,它就会逐渐成为企业的优良传统,成为企业实现长期发展战略的保证。

企业文化战略是建立良好企业文化的前提。 一个企业要想建立自己的企业文化,必须要有一个目标,即企业文化战略。这是因为企业文化是随企业的产生而产生的,但这种企业文化仅仅是企业自发产生的一种文化现象,还不是现代管理学意义上的企业文化,它只是管理过程总中的一种副产品,是一种良好的风气。而现代管理学意义上的企业文化是一种管理理论,是在原有企业文化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0